農業農村部日前公布了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單,吉林長白山人參栽培系統(通化市集安市、白山市撫松縣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)名列其中。記者了解到,該文化遺產的核心要素包括人參物種、生產方式、節慶活動、官參文化(清政府吉林官參交易背景文化)4個方面,對其開展保護工作對中國人參主產區的社會、經濟、生態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人參是傳統中醫藥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,被譽為“百草之王”,是“東北三寶”之首,在中國有4000多年的應用歷史。長白山是世界公認的人參原產地之一,也是我國目前唯一的人參道地產區,長白山人參栽培系統伴隨長白山人參采挖和栽培的歷史進程,在傳承和揚棄中不斷進步和完善,一直延續至今。包含孝、義、信、勇等中華傳統美德的人參老把頭精神文化在長白山區備受推崇。
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孫曉波表示,人參市場需求量大、經濟效益顯著,在中藥產業發展中具有全局帶動作用,是推進中藥現代化的重要突破口。
吉林長白山人參栽培系統保護區域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集安市、白山市撫松縣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安圖縣,保護內容包括野生人參種質資源及生長環境、“大馬牙”園參品系種質資源及配套栽培模式、“二馬牙”園參品系種質資源及配套栽培模式、林下趴貨人參栽培模式、新開河紅參模壓加工工藝、人參老把頭精神、清政府吉林官參交易背景文化等7項。
吉林省人參產量占中國的60%、世界的40%,2022年人參產業總產值超過640億元,是當地農業支柱產業之一。
吉林省參業協會秘書長孫振天表示,吉林長白山人參栽培系統成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,對鞏固我國的人參原產地地位、科學利用林業資源、促進當地鄉村振興、推動人參產業高質量發展、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
【糾錯】 【責任編輯:邵守志】